船舶股異動走勢明顯強于大盤
2011-01-18 08:33:27 來源:理財周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脆弱的市場下,廣船國際(位置 評論 新聞)、中國船舶、中船股份的走勢明顯強于大盤,行業復蘇中
上周市場2800點上上下下震蕩時候,我們看到了中國船舶的異動。
在開年的第一份區域規劃中,我們看到了山東關于海洋經濟的第一份規劃。
在中國引進的第一艘航母“瓦格良”有關新聞頻頻出現的時候,引發人們關于建造航母的種種猜想。
從市場表現來看,最具代表的中國船舶、廣船國際和中船股份近期都呈現資金流入狀態,走勢明顯強于大市。
然而,不管實實在在的業績訂單,還是航母建造的各種猜想,有關船舶制造的種種,都值得我們關注。
中國船舶:等待復蘇的“珠穆朗瑪峰”
這之中有曾經造就300元股價的中國船舶,2007年的10月,中國船舶造就了中國A股市場上一座無人超越的高峰。
在幾只船舶概念股同時發力的背后,我們卻發現幾家船舶設備行業的凈利潤近幾年增長情況并不樂觀,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船舶設備行業究竟是引領A股沖上巔峰的領頭羊,還是時代背景下一次偶然的股價爆發,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究。
2011年1月7日,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振華重工、中船股份等船舶股紛紛迎來了一次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廣船國際上漲幅度超過4%,中國船舶漲超3%,中船股份上漲3%,其他幾只股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此次上漲的原因,來源于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即將建成下水的傳聞。
有業內分析師表示:中國航空母艦的建造屬于軍工行業,一般不會進行公開的披露,因此事情真假無法肯定的得知,但是航空母艦的建成肯定會對船舶設備制造行業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然而,此次上漲卻可以讓我們回憶起另外一次引人注目的上漲。2007年10月11日,中國船舶的股價在當天沖上了300元的巔峰。讓人禁不住思考:沖上A股巔峰的為何偏偏是船舶設備行業,它的背后是否一直蘊藏著巨大的競爭潛力?
先從整個造船行業來看,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統計,2010年1到11月行業造船的完工量、新接訂單都大幅增長,同時手持訂單量回升;新船價格有所回升,延遲交船的現象依然存在。
再翻開幾家船舶設備上市公司近幾年的財報?吹礁嗟氖菢I績上下波動。
中船股份2008年凈利潤同比下降8.5%,2009年增長僅僅3.35%,2010年下降39.05%;中國船舶2008年上漲48.63%,2009年下降39.88%,2010年也僅僅增長了2.93%;廣船國際2008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2.78%,2009年繼續下降37.23%,2010年上漲49.22%;振華重工2008年凈利潤增長22.09%,2009年下降67.4%,2010年下降145.49%。
三大船舶公司以及振華重工都處于業績波動區間,總的看來是利潤增長的少,下降的多。而根據中國船舶行業協會的統計,目前對船舶修繕的費用在不斷降低,壓縮公司的利潤。
有業內分析師透露:2007年,有大批日韓造船廠在中國投資建廠。當時除了大宇造船投資10億美元在煙臺建廠外,同時在中國建造船廠的還有韓國三星重工和伽耶重工,分別投入5億美元和2980萬美元。造船產業明顯朝著中國轉移,使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下一個造船中心。也正因如此,為船舶設備行業帶來了豐厚的訂單。
亞星錨鏈(產品庫 求購 供應)小行業大壟斷,其他廠家等待暖春中的復蘇
相比較于其他船舶設備廠家10年或者10年以上的上市時間不同,2010年上市的亞星錨鏈是一只名副其實的新股。
然而,對于亞星錨鏈來說,新上市的幾天內股價表現并非順利。在開年新股表現頹廢的大勢下,亞星錨鏈上周五股價已經跌破發行價。
記者采訪了業內的相關人士,他表示說:對于連續幾天的股價下跌,有一種可能是投資者對這家公司的產品不了解造成的。
在亞星錨鏈的相關研究報告上,有一點格外引人注意:R5系泊(產品庫 求購 供應)鏈。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R5系泊鏈(產品庫 求購 供應)是主要用于深海油氣資源開發的一種設備零件。它的生產對于鋼材以及制作工藝都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它的鋼材主要全部從寶鋼購買。而亞星錨鏈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生產R5系泊鏈的公司,在國內占據壟斷地位。
分析師分析說:“國家一二五規劃中有計劃要積極發展海洋經濟,因此對于高端系泊鏈的生產來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海域共有油氣資源量350億~400億噸石油儲存量,而探明率僅為12.3%,深水作業領域尚處空白,因此高端系泊鏈有一定的市場潛力。
而對于其他船舶設備廠家來說,目前紛紛進入了復蘇階段。
廣船國際2010年一季度接造船訂單2艘,二季度為零訂單,三季度新接造船訂單為3艘,截至2010年9月30日已接到訂單46艘/192.37萬載重噸。其他的廠家也紛紛進入訂單的復蘇期。
有分析師對此認為“未來船舶設備行業將緩慢進入復蘇期,但是船舶設備行業本身周期十分漫長,真正意義上的恢復還需要等待!
上周市場2800點上上下下震蕩時候,我們看到了中國船舶的異動。
在開年的第一份區域規劃中,我們看到了山東關于海洋經濟的第一份規劃。
在中國引進的第一艘航母“瓦格良”有關新聞頻頻出現的時候,引發人們關于建造航母的種種猜想。
從市場表現來看,最具代表的中國船舶、廣船國際和中船股份近期都呈現資金流入狀態,走勢明顯強于大市。
然而,不管實實在在的業績訂單,還是航母建造的各種猜想,有關船舶制造的種種,都值得我們關注。
中國船舶:等待復蘇的“珠穆朗瑪峰”
這之中有曾經造就300元股價的中國船舶,2007年的10月,中國船舶造就了中國A股市場上一座無人超越的高峰。
在幾只船舶概念股同時發力的背后,我們卻發現幾家船舶設備行業的凈利潤近幾年增長情況并不樂觀,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船舶設備行業究竟是引領A股沖上巔峰的領頭羊,還是時代背景下一次偶然的股價爆發,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探究。
2011年1月7日,中國船舶、廣船國際、振華重工、中船股份等船舶股紛紛迎來了一次不同幅度的增長,其中廣船國際上漲幅度超過4%,中國船舶漲超3%,中船股份上漲3%,其他幾只股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
此次上漲的原因,來源于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即將建成下水的傳聞。
有業內分析師表示:中國航空母艦的建造屬于軍工行業,一般不會進行公開的披露,因此事情真假無法肯定的得知,但是航空母艦的建成肯定會對船舶設備制造行業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然而,此次上漲卻可以讓我們回憶起另外一次引人注目的上漲。2007年10月11日,中國船舶的股價在當天沖上了300元的巔峰。讓人禁不住思考:沖上A股巔峰的為何偏偏是船舶設備行業,它的背后是否一直蘊藏著巨大的競爭潛力?
先從整個造船行業來看,據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的統計,2010年1到11月行業造船的完工量、新接訂單都大幅增長,同時手持訂單量回升;新船價格有所回升,延遲交船的現象依然存在。
再翻開幾家船舶設備上市公司近幾年的財報?吹礁嗟氖菢I績上下波動。
中船股份2008年凈利潤同比下降8.5%,2009年增長僅僅3.35%,2010年下降39.05%;中國船舶2008年上漲48.63%,2009年下降39.88%,2010年也僅僅增長了2.93%;廣船國際2008年凈利潤同比下降12.78%,2009年繼續下降37.23%,2010年上漲49.22%;振華重工2008年凈利潤增長22.09%,2009年下降67.4%,2010年下降145.49%。
三大船舶公司以及振華重工都處于業績波動區間,總的看來是利潤增長的少,下降的多。而根據中國船舶行業協會的統計,目前對船舶修繕的費用在不斷降低,壓縮公司的利潤。
有業內分析師透露:2007年,有大批日韓造船廠在中國投資建廠。當時除了大宇造船投資10億美元在煙臺建廠外,同時在中國建造船廠的還有韓國三星重工和伽耶重工,分別投入5億美元和2980萬美元。造船產業明顯朝著中國轉移,使得中國有望成為世界下一個造船中心。也正因如此,為船舶設備行業帶來了豐厚的訂單。
亞星錨鏈(產品庫 求購 供應)小行業大壟斷,其他廠家等待暖春中的復蘇
相比較于其他船舶設備廠家10年或者10年以上的上市時間不同,2010年上市的亞星錨鏈是一只名副其實的新股。
然而,對于亞星錨鏈來說,新上市的幾天內股價表現并非順利。在開年新股表現頹廢的大勢下,亞星錨鏈上周五股價已經跌破發行價。
記者采訪了業內的相關人士,他表示說:對于連續幾天的股價下跌,有一種可能是投資者對這家公司的產品不了解造成的。
在亞星錨鏈的相關研究報告上,有一點格外引人注意:R5系泊(產品庫 求購 供應)鏈。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R5系泊鏈(產品庫 求購 供應)是主要用于深海油氣資源開發的一種設備零件。它的生產對于鋼材以及制作工藝都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它的鋼材主要全部從寶鋼購買。而亞星錨鏈是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生產R5系泊鏈的公司,在國內占據壟斷地位。
分析師分析說:“國家一二五規劃中有計劃要積極發展海洋經濟,因此對于高端系泊鏈的生產來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海域共有油氣資源量350億~400億噸石油儲存量,而探明率僅為12.3%,深水作業領域尚處空白,因此高端系泊鏈有一定的市場潛力。
而對于其他船舶設備廠家來說,目前紛紛進入了復蘇階段。
廣船國際2010年一季度接造船訂單2艘,二季度為零訂單,三季度新接造船訂單為3艘,截至2010年9月30日已接到訂單46艘/192.37萬載重噸。其他的廠家也紛紛進入訂單的復蘇期。
有分析師對此認為“未來船舶設備行業將緩慢進入復蘇期,但是船舶設備行業本身周期十分漫長,真正意義上的恢復還需要等待!
標簽: 船舶股